四年前差點讓剛剛誕生的鈦媒體被拔網線的一篇報道,如今水落石出,并且有了結果。
12月15日,知情人士向鈦媒體透露,中國聯通集團對其客戶事業部總經理做出處罰決定。中國聯通集團內部的一份紅頭文件顯示,將給予集團客戶事業部總經理謝國慶行政記過處分的決定,緣由之一是為“造假”之風承擔領導責任。這一文件也相當于明文承認了當年被鈦媒體調查并披露的“造假”屬實。
在此之前,中國聯通原董事長常小兵于2016年7月正式被“雙開”,而上述紅頭文件中受到處罰的高管,就曾是常小兵任職中國聯通時期的部下,曾任聯通陜西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而該高管接受處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失職失責,對其任職期間陜西省分公司業績重大造假問題負有領導責任”(下圖)。
喜大普奔。
這一內部文件,也把鈦媒體小伙伴的回憶拉回到了四年前的冬天。2012年12月31日,由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和鈦媒體記者曹天鵬(現任鈦媒體副主編)聯合撰寫的一篇調查性報道《陜西聯通造假沖擊波:聯通現大面積現金流惡化》,對陜西聯通ICT項目業績造假、大面積現金流惡化等事實進行了披露。
然而,在當時的背景下,鈦媒體作為一家專業的TMT行業信息平臺,對行業的調查研究,卻受到了層層質疑和阻撓。
文章出來即通過鈦媒體微博等平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對正在處于漩渦中的中國電信行業產生了深刻影響,鈦媒體和“陜西聯通造假”迅速成為新浪微博上成為熱搜詞。
很快,各方壓力也襲來,首席鈦妹趙何娟還被請去喝茶。當時,我們的網絡服務商也打來電話,要求“十分鐘內刪稿”,否則徹底切斷我們的服務器。彼時,鈦媒體網站剛剛上線,趙何娟和整個團隊都頂著巨大壓力。
當然,最后我們在趙何娟帶領下把此事智慧地扛了下來,也一直堅持不刪文章。堅持來源于兩位記者對自己專業能力的信心。然而,回想那一過程至今仍讓我們心有余悸。
最終,我們的專業調查和研究,在四年后的今天塵埃落定。雖然為這一天我們等了四年,但這四年,我們的努力和初心都從未放棄過。讓我們驕傲的是,鈦媒體是最早通過財報分析,深度調查而揭開聯通大面積業績造假風的平臺,而彼時的鈦媒體,剛剛出生,團隊僅僅不到10人。
這也許才是對鈦媒體四周年最好的生日禮物吧。
這四年,我們在堅守“專業主義”和“技術信仰”的路上,也都踏踏實實走著每一步,發表了不計其數在行業里產生重大影響力的文章。即便在即將過去的2016年,無論是改變了整個中國下半年股權眾籌行業走向的《36kr股權眾籌平臺深陷涉嫌欺詐漩渦》一文,還是《樂視會向德隆一樣大崩盤嗎?》,都深深地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動向。
在日前剛落幕的2016鈦媒體T-EDGE 年度國際盛典上,我們正式發布了 鈦媒體 Pro(專業版)付費內容產品(點擊右邊盲定計劃來了解和參與:http://www.robinghoward.com/pro )。在闡釋我們一直堅守的專業精神和影響力時,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表示,
“影響力不僅僅是流量價值,而是你有沒有別人所沒有的挖掘事實的能力;你有沒有別人所沒有的深刻洞見、分析框架和預見能力;你有沒有足夠影響行業判斷和價值觀念的能力。”
創業四年多來,鈦媒體無論從內容產品還是業務架構(鈦媒體集團業務將分拆為“媒體、數據、生活方式”三大板塊),都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有一點從來沒有變過:提供最好的內容,最專業的信息,從來不跟著風口盲目搖擺,未來也不會。
【訂閱鈦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專業版嘗試,點擊:http://www.robinghoward.com/pro 】
以下是四年前那篇報道《陜西聯通造假沖擊波:聯通現大面積現金流惡化》全文,至今看來都仍是一篇好文章,優秀的文章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趙何娟 曹天鵬/鈦媒編輯】“一年大發展,兩年上臺階,三年再造一個陜西聯通”,“力爭2014年收入規模達到80億元,增量收入目標40億元。”雄偉的口號,兇悍的目標,看起來勢不可擋,這是陜西聯通2011年提出的目標。不過之后發生的一系列事實,卻證明,這不僅是一場大躍進的數字游戲,更給地方基層運營商蒙上更長更遠的陰影。
在不久前的中國十八大期間,一份陜西聯通造假舉報信由舉報人輾轉找到了某財經媒體,而就在文章發表的前夜,幾個從陜西過來的神秘來客專程奔赴該媒體,加上一出從主管部門打來的神秘電話,最終讓此事草草結束。
鈦媒體全程跟蹤并調查此事,亦對期間過程感到蹊蹺不已。聯通正出現較大面積的現金流惡化趨勢,而陜西聯通尤為典型:利潤質量跟不上收入質量,而現金質量又跟不上利潤質量。壞帳風險也在近年急劇上升。
截至6月底,陜西聯通全省累計逾期欠費率5.5%,按照總部績效考核規則,由于欠費影響的累計核減收入為6816萬元。欠費額不斷增加,為后期壞賬率指標的控制帶來較大壓力。
中國聯通集團新聞處對鈦媒體表示,對此事并不知情,但也有集團高層私下透露,對陜西此事有所耳聞,但因為虛增收入在地方并非個案,具體程度如何還需要進一步了解。鈦媒體獲悉,中國聯通集團正對陜西聯通ICT等項目的部分虛增事實進行查處。
陜西聯通屬于中國聯通(SZ.600050)的上市公司資產,但截至鈦媒體發稿,聯通公司尚未對相關事宜有所公告。
由頭
舉報由頭很簡單,這似乎是一起非常簡單的地方虛增收入案例,三大運營商的基層公司都多少有虛增收入的問題。但我們隨后的調查卻讓人更為匪夷所思。
舉報的由頭看起來簡單,2012年上半年陜西聯通分公司突然將2000部蘋果iPhone 4s手機下發給員工,用以為公司做廣告宣傳保持工作上的聯系,沒有收員工一分錢。
陜西聯通這么做的真正用意并不是為公司做廣告宣傳,而是為突擊完成3G業務相關經營指標。iPhone 4s屬于終端合約機,凡是擁有這部手機的陜西聯通員工每個月都能消化掉300元左右的話費贈送。由此2000部手機每個月生成的話費額可以為陜西聯通貢獻60萬元左右的收入。
盡管中國聯通總部有一個明文規定,配合終端合約計劃業務的手機終端由總部統一下放,因此產生的終端成本也由總部承擔,分公司只負責執行而無需分擔。但是,這部分“話費贈送”并沒有現金流產生,不符合“收入確認原則”。
收入的確認應嚴格按照集團公司會計核算要求,對于無實際現金流產生的收入不能確認為收入。
由此看來,陜西聯通對此規定的執行并不到位,給員工配發手機而生成的2000戶終端合約用戶屬于虛增用戶,每月因此產生的60萬左右的話費收入也屬于虛增收入。知情人士透露,這筆虛增的收入最后都用來消化欠費用戶產生的部分壞賬。
這似乎是一起非常簡單的地方虛增收入案例,三大運營商的基層公司都多少有虛增收入的問題。
但我們隨后的調查卻讓人更為匪夷所思。舉報人舉報、媒體調查,地方審計揪蛀蟲,為何陜西聯通造假丑聞遲遲蓋而不揭,波瀾不驚?ICT有假、代理費有假、蘋果機有假??三年再造大聯通,是大躍進般地方KPI沖動,還是總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地方迷途羔羊?
陜西怎么了?
聯通正出現較大面積的現金流惡化趨勢,陜西聯通尤為典型:利潤質量跟不上收入質量,而現金質量又跟不上利潤質量。一份內部材料分析,陜西聯通現金流惡化的頭號原因,乃是用戶欠費累計達4.43億,占收入比高達17.5%。
陜西聯通如今的背景有些特殊,溯源其現任負責人的任命,還與西門子腐敗案有關,在陜西聯通的上一任一把手,于西門子腐敗案中受到牽連被查處之后,現任空降陜西聯通。
就在業內對聯通借蘋果東風,連續利潤增長30%以上歡欣雀躍時,《理財周報》報道, 陜西聯通的一位中層業務骨干劉宏(化名)就曾說, “他們不知道,聯通的問題有多復雜。”劉宏說,“這兩年大干快上,不顧一切,甚至不擇手段,留下非常多的問題,外人難以想象。”
“據我了解,陜西移動的增長幅度在個位數,接近10%,電信剛發移動業務的牌照,增幅也不到20%,而陜西聯通提出的增長目標是30%,是移動的整整三倍。”此處的增幅標的為營收總額。
“聯通這兩年的考核機制,也主要以收入為導向。”《理財周報》采訪的一位主流投資券商投研負責人說陳軍說,這讓公司上下“壓力山大”,并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目前的局面。
近年以來,電信行業增速又有所回升,尤其是來自于3G用戶的貢獻致使移動用戶增速加快,3G用戶進入規模發展階段。
數據顯示,陜西聯通2012年上半年收入累計24.89億元,而其中的移動業務收入達到21.05億元,所占總收入的比例超過八成。盡管目前3G占比還沒有2G高,但3G已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占到增收部分近95%。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增收中,合約用戶的貢獻巨大,35%左右的終端合約用戶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收入。因此,陜西聯通在大會上確定了終端合約要繼續負責完成一半的3G任務。終端合約發展目標是希望平均每月發展目標客戶10萬戶,爭取終端合約發展目標全年累計達到100萬戶以上。
不過,2012年上半年終端合約月均7.5萬戶,并沒有完成月均10萬戶的指標。從這里不難看出,前文提到的陜西聯通之所以鋌而走險“為員工配發iPhone 4S,虛增終端合約用戶2000戶”正是為了完成終端合約指標,才出此下策。
為完成終端合約目標,除了像蘋果iPhone4S這樣的 “購機送費”業務以外,還有“存費送機”業務,“以舊換新”就屬于這樣的業務。陜西聯通在大會上明確從今年8月份開始展開“以舊換新”行動,爭取到40萬持2G終端上3G網的用戶更換為3G終端。
事實上,據鈦媒體了解,陜西聯通在2012年年中大會上,特別提到要對壞賬控制、以成本換收入以及收入中的3G終端“存費送機”重點關注。
《理財周報》引述的聯通一份內部材料即顯示,陜西聯通上半年收入累計24.89億元,同比增長29.3%,高于南方平均7.4個PP;然而,上半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6.79億元,同比增26.4%,低于南方平均7.5個PP。同時,運營成本增長高達23.3%,高于南方6.6個pp。
再看另一組數據,陜西聯通上半年累計現金收入比為95.5%,低于聯通總部考核指標101.9%,比去年同 期102.3%下降6.7PP。這一指標低于南方21省的98.0%,而南方21省的總體數據又低于總部考核指標。
聯通正出現較大面積的現金流惡化趨勢。而陜西聯通尤為典型:利潤質量跟不上收入質量,而現金質量又跟不上利潤質量。
上述該內部材料分析,陜西聯通現金流惡化的頭號原因,乃是用戶欠費累計達4.43億,占收入比高達17.5%。
巨大漏洞從何而來?
四大造假方式:無現金流贈卡贈費卻計收入;大量“以舊換新”換不回;巨額代理黑洞;荒唐的ICT虛假項目
據鈦媒體了解,雖然地方虛增收入極為普遍,但是陜西聯通,幾乎把各種手段都用到了極致。這即便在聯通其他地方公司,以及其他大運營商的基層公司都不常見。根據鈦媒體的調查,主要有四種造假方式最為突出,但各自程度不同。
一、無現金流贈卡贈費計收入問題。
鈦媒體獲得的一份,2012年7月24日出具的《陜聯通申報告[2012]第10號》檢查報告顯示,審計部門檢查組對多地方運營商的審計結果都顯示不合格,除了逐項財務管理不符合要求,還主要體現為兩方面,其中一項即存在無現金流贈卡贈費計收入問題。
檢查組調去西安分公司財務明細帳發現,西安將這部分預制卡的于存款列入“營業費用—用戶維系費”,然后以用戶預存款的形式存入預制卡向老用戶贈送。2012年1-4月共計列支并贈送近962萬元,并在計費系統中分月計列收入。
檢查認為,這部分贈卡收入無實際現金流產生,不符合收入確認原則,存在外部檢查風險;列收列支,造成稅金損失,還影響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二、上述“以舊換新”活動沒有收回舊手機,及其同時帶來的巨大代理費黑洞。
這在陜西當地,此類現象應該極為普遍,以“以舊換新”的名義贈機,卻同時,幾乎沒有收回舊機。
上述審計檢查組在進一步對西安分公司該項活動分析時,發現了更大的代理費黑洞問題。
例如,聯想A65機型是一款雙卡雙待機型,收取用戶1199元作為預存話費。西安分公司設固定套餐為66元,贈送400元話費后,用戶如果每月費用不超過66元,預存1199元話費后,兩年內可不用再交話費,贈送的400元話費分攤到套餐內,第一年仍給代理商提取話費分成傭金。
該終端的結算成本為712元,首返傭金116元,話費分成傭金共計158元,達量按每戶100元計算,營業稅金39元,渠道補貼也和代理商的銷售量掛鉤,在不考慮渠道補貼、網間結算等直接成本的情況下成本總計1125元。
同時檢查組對高陵縣分公司2012年4月份發展的聯想A65合約計劃用戶91戶的5月份出賬情況進行了分析,其中51戶費用都不超過66元套餐,占比56%。
檢查組認為,不收回舊手機進行增費不符合省公司統一制定的“以舊換新”政策規定,在沒有舊手機參考情況下,按照“以舊換新”活動給個別機型按最高標準贈送話費,也不符合相關要求;不考慮渠道補貼、網間結算等直接成本的情況下,結算及傭金支出成本較高,如用戶消費不超過套餐額時,該項業務效益不高;贈送話費無現金流,給代理商提取話費分成傭金不合理。
知情人士告訴鈦媒體,2011年陜西聯通打著建設呼叫中心的幌子,將當地一家保險公司的呼叫中心引進陜西聯通,為其提供呼叫中心服務。
對此,陜西聯通免費提供呼叫中心所用設備,免費為保險公司提供近1000平方米的營業場所和4條互聯網專線,并主動承擔物業、水電費。而保險公司除了給陜西聯通支付坐席月租費以外,無須開銷任何費用。
盡管陜西聯通在坐席月租費方面獲得800萬左右的收入,但考慮以上聯通投入的成本費用和網間結算費用,再加上之前為代理商支付的高比例分成代理費(14%~16%)和為參與此項目的聯通人員支付的高額項目獎勵費(約30萬左右),聯通只是虛增了收入,整個呼叫中心項目是虧本的。
三、 更為夸張的是,ICT項目的偽造。
鈦媒體記者獲悉,從2011年至2012年的第一季度,陜西聯通分公司為了完成營收任務應對中國聯通集團總部的考核,大量全渠道被放開用以簽約ICT項目增加收入。
據《理財周報》報道,“從2011年開始,突然變得很混亂。”西安聯通一位員工說,“2010年的時候,ICT業務做得少,整個西安分公司也就幾十百把萬的量,2011年突然激增到一千多萬,2012年到現在更夸張,已經到2000萬左右了,好像有點剎不住。”
“現在,整個陜西聯通十個分公司,幾乎沒有不造假的了,一個地區造假千把萬很容易,有的區域分公司ICT項目的造假成分據說達到20%。”劉宏說。
上述報道稱,陜西聯通做ICT的項目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真實的ICT項目,走真實的賬目;第二種是真實項目,虛假參與,虛增收入。
這一種操作的路徑為:
聯通的項目單元拉攏一個第三方項目公司,該第三方公司為實質上的項目中標或操作者;而名義上,由聯通先作為乙方與客戶簽訂合同,再作為甲方將項目轉收給第三方公司。操作的秘密在于,聯通通過項目審核后,按照與第三方的合同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先向第三方公司支付項目款,項目完成后,再由第三方公司將款用其他方式打給客戶,客戶再以支付合同費用的方式打還給聯通公司。
縝密的是,“一般我們把款打給第三方公司的時候,會預留5%-10%的錢,象征著利潤留存,這樣就繞過了內部審核。同一筆款,從聯通賬戶上過一下,就成了收入。”
第三種則純粹變成一種資金游戲:“連項目都是虛構的,純粹就是資金過賬。這種方式下,常??蛻艄竞偷谌焦揪褪峭豢刂迫说墓净蛘哧P聯公司,這樣就好操作了。”
有資料顯示,陜西聯通西安分公司2012年6月ICT業務系統外計收的項目就有10幾個。
鈦媒體掌握的材料顯示,借著此次政策突變的時機,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以下簡稱“西安民航基地”)接手西安聯通分公司的社會治安報警監控系統項目,合同額為2060萬元。隨后,西安民航基地又把到手的項目外包給第三方公司——深圳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支付給對方167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民航基地除了獲得西安聯通的項目以外,還獲得其為自身免費建設通信網絡以及互聯網專線通信服務的5年使用權。由此產生的材料費、建設費都從西安聯通的建設成本中支出,但合同中未體現??傮w評估此項目,西安聯通只是虛列了2060萬收入,無利潤可言甚至虧本。
據不完全統計,這些虛造的項目為陜西聯通產生的收入幾乎都來自第三方公司的賬戶。陜西聯通承擔由此產生的營業稅成本及項目簽約過程中所產生的協調費、招標費、通信相關費用等。在項目審批過程中,上述費用在其他財務賬目中列支,合同中不體現這些費用,只是籠統體現毛利率指標以規避審計紀檢部門的問責風險。
這種方式虛記了收入,陜西聯通因承擔了相關成本,多數項目完全虧本。通過以上項目,陜西聯通虛列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
而移動業務的造假,則更加隱蔽的。除了上述以成本換收入外,陜西聯通突擊虛增簽約終端和流量的符合人們的某些想象。譬如,月末GPRS狂飆突進,存在一些收入異常用戶(當月GPRS收入超過10萬)??蛻舳税l展也存在月末集中錄入,同產品,同用戶出現過最高超過200戶的現象。
KPI是萬惡之源嗎?
截至6月底,陜西聯通全省累計逾期欠費率5.5%,按照總部績效考核規則,由于欠費影響的累計核減收入為6816萬元。欠費額不斷增加,為后期壞賬率指標的控制帶來較大壓力。
中國移動反腐風暴中,新任總經理李躍上臺整頓的最重要舉措就是取消了n多KPI指標,此陜西事發,從陜西到全國的運營商的人士也都同時把矛頭指向KPI,KPI真的是萬惡之源嗎?
地方運營商造假沖動的KPI壓力肯定有,目前大多是省市移動運營商都考核新增和凈增市場占有率,在市場幾近飽和的存量競爭時代,要完成指標,要么從競爭對手手中搶用戶,要么就是采用極端手段。
近期,中研博峰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金峰在《通信世界周刊》刊文稱,或許KPI的初衷是好的,它最早源于目標管理理論,通過為組織或者員工設立一個既不是很容易完成,也不是完不成的目標,實現外在激勵與內在激勵的統一。但是,在包括電信運營商在內的諸多企業中,KPI的設立總是向“不是很容易完成”的方向偏移,這就讓基層員工不得不去“創新”一些方法來完成KPI。 不應該讓KPI成為一種沉甸甸的負擔。
據鈦媒體了解,陜西聯通對壞賬的控制已提出要求。
截至6月底,陜西聯通全省累計逾期欠費率5.5%,按照總部績效考核規則,由于欠費影響的累計核減收入為6816萬元。欠費額不斷增加,為后期壞賬率指標的控制帶來較大壓力。
這些造假方式的本質就是“以成本換收入”,但成本換收入也給陜西聯通收入帶來壓力,在公司實施成本管理過程中,仍存在制約資源有效配置等問題,集中表現在:成本管理支撐深度仍不到位,對于生產經營一線的管理支撐手段明顯不足,無法有效指導生產經營一線的資源配置、調整;成本費用過程管理能力欠缺,目前仍停留在事后控制階段,造成個別成本項目超支嚴重;成本費用管理歸集、核算、數據反映標準不統一,導致數據缺乏可比性,無法正確指導分公司對標工作的開展;成本管理精細化水平不高,存在成本費用相互擠占的普遍現象。
尤其是成本費用歸集不規范,其中的客戶維系及服務成本整體增長147.7%,增幅較快,其中渭南、漢中、西安、銅川均超過全省平均?!?/p>
(如果你覺得還希望看到更多深度獨家的好數據好文章,歡迎訂閱鈦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專業版嘗試,點擊:http://www.robinghoward.com/pro )
做媒體求真有時候會很坎坷,中國需要更多實事求是的自由報道!
就是因為鈦媒體的專業,鈦媒體的態度,鈦媒體的始終如一。我手機里面現在就只用鈦媒體了,并且我會經常給我的同事朋友推薦這款app。愿鈦媒體能夠始終保持初心。
正義經常遲到,但從未缺席。
我們這里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勾結,強占農民土地,有人敢報道嗎?
敢于報道真相是一個記者寶貴的品質。
jhao
??
支持,媒體以后絕對不是流量,而是充當真正的統戰需求,統戰絕對不是包庇腐敗和黑暗,而是混合所有,找出事實
生日快樂喲
不忘初心,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