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馬春荃是一位SaaS行業資深老兵,從任職用友再到選擇創業,他積累了大量經驗。2015年,行業內刮起了一股“SaaS”熱,那時間,相當多的同行業公司獲得融資。時過境遷,絕大部分公司已經沉寂。在資本寒冬繼續深化的今天,馬春荃創立的易快報獲得新一輪融資。
在一些同行發力“平臺”、“免費”概念時,他另辟蹊徑,從報銷費控進行切入,強調付費。目前,該公司服務的企業數已逾15.6萬家。
曾任用友集團售后總經理的馬春荃,感受最深的是在用友學到了“用戶分層”、“打造‘燈塔’用戶”兩個策略。在他看來,擊中核心用戶需求、找到用戶的痛點對于企業級公司的發展尤為重要。
分層用戶,看似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讓后來崛起的易快報搶得了先機。在馬春荃看來,傳統公司欠缺“用戶分層”邏輯,在開拓用戶之時,它們往往在主打“陌生”客戶和“熟絡”客戶之間爭論不休。馬春荃坦言,易快報一開始沒有熟客戶,所以在客戶之間,對于他來說成本是相同的。在每個領域都打造了“燈塔客戶”后,輻射效應開始顯現。
如今,易快報的內部員工平時也瀏覽創投資訊。一些資深員工在閱讀報道后,可以很快挖掘出不同公司的產品剛需。“甚至我們的銷售顧問一兩句話就能喚醒客戶”馬春荃說。
之所以發力“報銷費控”領域,馬春荃做了一番調查。
在如今市場上主流軟件中,“打卡”、“考勤”等功能可說是“標配”。然而易快報并沒有選擇“隨大流”。面對鈦媒體的問題,他回答“專業才是王道。”他指出,簡單的打卡功能并沒有太多價值,而考勤的背后是一系列行政、人力甚至財務制度的結合,行業內類似“三班兩運轉”、“四班三運轉”一直沒有特別好的解決方案,以至于用戶對付費的接受度并不樂觀。
而“簽到”背后的邏輯也頗深。“按地點簽到,還是按實際工時或者實際產出簽到?簽到后有無銷售日志跟蹤?是給老板一個‘我出去干活了’的印象,還是‘我幫公司賺了多少錢’的結果?都是問題。”馬春荃補充到。在他看來,如若產品邏輯沒有想通,他是不會發力去做的。面對鈦媒體的問題,他坦言:“有些功能免費倒是可以接受,付費的話價值還不夠。”
依據這個思路,馬春荃鎖定報銷費控。他相信用戶愿意為有價值的產品付費,而在易快報快速發展的同時,他意識到這個賽道可以“滾雪球”式發展。“易快報只是剛剛起步,在標桿用戶出現后,對于產業鏈上下游的機會還有很多。”馬春荃對鈦媒體透露。
在馬春荃看來,迅速發展的互聯網公司為易快報打開了一扇門。在互聯網向傳統產業滲透的同時,也為易快報等服務公司提供了一個向下延伸的契機。
至于其中原因,馬春荃認為行業雖多、產業鏈雖長,但就報銷費控本身,其背后的分析框架和服務模式是可以合并歸類的。他將每日優鮮等公司的模式歸結為“平臺+外包”,地推團隊的費用、撮合的費用都可以在表單中體現;而在“VPhoto”等公司,修圖師、攝影師的費用也是相對穩定的,加上服務環節產生的打車、餐費也都可以合并到列表中。這樣一來,作為雇主公司,可以清晰地看出項目的盈虧平衡點。
馬春荃還為鈦媒體舉了一個房地產客戶的例子:“房地產公司開設每一個樓盤都需要成立一個項目公司,這樣一家公司可能同時擁有四五十個分公司。之前,行政將各地分公司的票據局部集中,然后最后統歸到總公司,但這樣的方式占用人數多、周期長。”票據手工黏貼,耽誤時間還容易出錯?,F如今,房地產類型的公司依靠易快報,可以系統性解決這類問題。
將相似模型運用到不同公司,符合了互聯網企業產品規模降低邊際成本的規律,即便用戶所處行業不同,易快報也都能解決。除此之外,易快報可以將大搜車、每日優鮮、校寶在線等公司自行開發的后臺耦合,進一步整合業務數據。
對于易快報來說,馬春荃認為公司目前還屬發展早期,他認為這家公司的價值在于為服務業公司的“工業化”發展指明了方向。馬春荃認為國內的大多數服務業企業尚處在“前工業化”時代,相較國外知名企業,中國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馬春荃舉例,“比如IBM,一項咨詢業務的毛利率、成本一目了然,其員工也更加專業化,接受的培訓也更加系統,背后原因是企業知曉服務業里每一個環節的具體財務數據。”
不過,馬春荃對國內企業的發展抱樂觀態度。在他看來,隨著電子化的發展,無論企業規模大小勢必將共同走向合規化。以往企業不合規的陋習,會由于互聯網產品“制度流程不可變更”、“永久留痕”等剛性制約下喪失其發展空間。
有趣的是,在易快報和傳統企業接觸的過程中,最為推崇的人群是企業中的信息管理者。馬春荃的一位房地產客戶表示,易快報的系統為其節約了20多個人力崗位,一個月就可以為其省下不少于30萬人民幣的開支。
據鈦媒體觀察,在易快報所服務的眾多企業中不乏玖富、每日優鮮、小豬短租、羅輯思維、三只松鼠、大搜車和神策數據等“當紅辣子雞”公司。“實際上發展快速的公司更需要報銷費控管理軟件。”馬春荃對鈦媒體這樣說。
在馬春荃看來,公司規??梢匝杆侔l展,但管理所造成的短板卻往往無法及時彌補。一個公司從20人猛增到500人時,對于財務的壓力也是“呈幾何”程度遞增的。他對鈦媒體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購買一個打印機,采購人員可以寫200元,也可以報銷250元,但很難保證多出的50元里是不是購買了其他東西。”
為此,易快報打通了包括微信、京東、滴滴等平臺公司的接口。這樣一來,關于外出、商品采購等一系列支付信息便可以直接顯示在電子報銷單據中。馬春荃覺得,這樣的產品設計可以有效規避企業的財務款項的亂用現象。
“企業小也許看不出這樣做的價值,但隨著企業增長這種價值便變得尤為突出了。”馬春荃補充到。
回首創業路,馬春荃要感謝的人有很多,最讓他觸動的是用戶的肯定。直到今日,馬春荃依舊認為企業級領域內的制勝法寶是口碑。他對鈦媒體透露,不會因為壓力和欲望尋求太快地發展。在融資后,易快報將繼續投入研發和銷售。在他看來,企業級服務領域的研發是無止境的。“SAP干了幾十年了,照樣花大力氣投入研發,我們著什么急呢?”馬春荃打趣道。(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苑晶)
Oh! no
您是否確認要刪除該條評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