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珍重,不相送,別言不由衷。填滄海,補青空,人總要有夢。”——羅大佑告別2019,年末最新單曲:請珍重
大家新年好!今天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虛漲了一歲,噢,不,是可能虛漲10歲。2020不僅是2020,更是2020s,21世紀的20年代開始了。80后40歲了,似乎昨天還在傲嬌的90后,從今天開始也30歲了。
回顧過去的2019(查看鈦媒體此前文章→《淚眼婆娑,2分鐘回顧完你的2019》),10年代的結尾,我們看到的關鍵詞大多都是失望和壞消息。
在上一個10年,20年,全世界似乎都有一種共識,那就是“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無論意識形態多么相異,大家在全球化步伐上的努力都是相似的。這形成了我們今天的科技全球化、貿易全球化世界經濟格局。
如果非要排2019十大經濟新熱詞,排在第一位的我估計會是“硬脫鉤”,這也是西方媒體屢屢提到的一個詞。全球化形勢的逆轉,表面是特朗普這樣巨大的不確定性國際領導人。
但實際原因,可能是各國對于國外市場依賴和科技實力依賴的意識,都已發生了深層次的恐懼和改變。
想說兩件事,“硬脫鉤”之后的“軟著陸”和“轉思維”。
《紐約時報》前兩天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判斷,你以為的失望的2019可能不是真的2019,只是新聞里的2019。換種思維來看,在人類歷史長河中,2019年卻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
該報列舉了數據顯示,自從現代人類在20萬年前出現以來,2019年其實是最好的一年:兒童死亡率最小、成人文盲比率最小,以及人類遭受極端痛苦和損害性疾病傷害比率最小的一年。
換句話說,從人類漫漫歷史來看,我們哪有什么熊市,一直是在向上的牛市之中。
一位在過去幾個月做了幾百多家民營企業樣本調研的經濟學家告訴我,調研結果出乎他的預料,中美貿易戰對企業業務影響遠比大家想象的小,很多企業甚至微乎其微。真正的經濟環境影響來自于內部,是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傳統經濟轉型期帶來的巨大壓力和陣痛。然而面對內部問題,我們是迎難而上,還是退而求守?
各方信號顯示,答案應該是前者。今年可能會進入中國經濟轉型軟著陸最關鍵一年,也是數字經濟黃金30年的開啟。習近平主席反復說,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全產業數字化正如火如荼醞釀其中。
多位華為內部人士還告訴我,2019華為經營數據結果可謂優秀,你以為美國一舉把這家中國最優秀的科技公司掐得半死了,但事實是,華為的三大業務中,第一大運營商業務在美國之外的各國早已生根,護城河之高超出想象,各國運營商要替換供應商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第二大業務,手機終端業務因華為品牌曝光大增,全球增速遙遙領先于同行,今年已穩坐世界第二大手機商;第三大業務,企業級業務也因品牌曝光大增,在國內經濟數字化大潮中增長迅猛。這三大業務的并進發展,反而帶來了華為前所未有的高質量增長,并且業務結構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有時候我們的認知常常受限于我們的思維方式。有一個在商學院流傳頗廣的故事,一位少婦買豆腐。小販說:1塊3元,3塊10元。她很無語,于是掏出3元買了1塊,如是三次。然后她對小販說:哈哈,看到沒,我花9元就買了3塊。等少婦走后,小販呵呵對旁人說:你看,自從我這么干,每次都能一下賣掉3塊豆腐。
眼見未必為實,真正的贏家是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無論是機會還是風險,并搞定它。
趁全世界都在調整,慢下來,想想自己的目標,重新調整一下步調。“唯快不破”已經悄然過去,價格戰、補貼戰已然偃旗息鼓??梢灶A見,2020年不會有大的新風口,但依然會冒出一批出類拔萃的企業。
未來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堅持,哪怕慢下來,如果你每天都在堅持抬高一寸自己的護城河,一年就是365寸的護堤。有一句話說得很對,人生,最忌諱的是用力過猛,卻半途而廢。
鈦媒體和鏈得得的發展亦如是。
2020年第一天,祝我們所有用戶和合作伙伴新年快樂,新的十年請珍重。未來一起,填滄海,補青空,中國夢! (本文獨家首發鈦媒體App)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加油
慢慢走 方向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