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開始喝綠茶了。
起因是郭宇寬博士在他的朋友圈里說了一句,綠茶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
郭博士是個學貫工科、傳媒、經濟學的跨學科學霸,曾與樊登一起被譽為“西交四劍”,是當年西交辯論隊的靈魂辯手,更是馮耕中、陳志武等名師的親傳弟子。他的這句話一下戳中了我兩個痛點——“作為一個比較典型的愛吃肉的中年上班族,保持每天必要的水和維生素的攝入,是維持基本健康很重要卻也很難堅持的事情。”
既然喝綠茶能夠一舉解決兩個問題,那顯然太劃算了。于是在網上驗證了這個說法的科學性之后,我就開始置辦器具把綠茶喝了起來。
這是一個典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學習過程——隨機的信息接收,靈光一閃的信息處理,依賴搜索的信息驗證以及零散的認知改變。
但這樣的學習過程,顯然有些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周圍越來越多的事情開始觸及到我們認知的邊界,給我們帶來壓力和焦慮——俄烏戰爭中幾千美元的無人機對捍百萬美元的坦克鋼鐵洪流不落下風,這些變化都是什么時候發生的?身邊幾個不起眼的年輕人折騰更不起眼的比特幣、NFT幾年不見就身家不菲,他們到底做對了什么?眼見互聯網大廠起高樓、宴賓客、裁員了,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會走向何方?
生于這個年代的人,和我們的父輩最大的一個不同,就是我們將在有生之年面對不止一波社會的巨變,因為從我們這一代開始,社會大變革的周期將第一次短于人的壽命——人類從原始社會進入農業社會歷經幾萬年,而從農業社會邁進入工業社會的時間就縮短到了幾千年,再到信息社會只是區區百年,隨后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都只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
這個不同,意味著我們的先人絕大部分終其一生都會面對的同樣世界、線性發展,偶爾幾代人才會經歷一次的時代更迭——就像彼得·德魯克的祖母在1918年突然發現到別的國家走親戚竟然需要護照和簽證了——這樣的巨變,在我們這一代可能一生都要經歷好幾次。
而對我們來說,不說過去的計算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幾輪沖擊和洗牌,看看身邊那些因為不會使用微信支付和健康寶而倍感倉皇無助的老人,擺在眼前的全球化逆流帶來的社會不確定性以及與人工智能、數字化和區塊鏈接踵而至的技術不確定性,就足以讓我們不寒而栗——未來那個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徘徊在元宇宙大門外的老人甚至中年人,會是自己嗎?
要應對這一波一波的變革,背后其實是要逼迫我們做出無數個或大或小的抉擇。這不僅需要耗費每個人巨大的心力,更對我們對于社會走向的認知提出很高的要求。彌漫于所有人心頭的焦慮,莫不來源于此。出版社的朋友說,最近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賣的非常好,或許也是因為這本書恰好迎合了當前社會的心態。
提升認知的途徑有很多,但最有效的可能還是簡單便捷的系統性學習。在未來這個充滿多維度、高強度不確定性的場景下,是否展開持續、有效、系統的學習,極有可能成為最核心的競爭能力。唯有不停有效學習,才能免于被邊緣、被淘汰,盡可能掌握住命運的主動權。
壞消息是,我們的學習能力似乎被移動互聯網的鏈接、投喂侵蝕的差不多了。“互聯網精確地釋放出某種類型的感官刺激和認知刺激——反復的、高強度的、交互式的、使人上癮的,這種刺激已經導致大腦神經回路和大腦功能發生了強烈而迅速的改變。”
早在十幾年前,互聯網思想家尼古拉斯·卡爾就在《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一書中指出了這些變化。要建立起自己的認知體系,就必須要有一套抵御互聯網海量信息,打破信息繭房,重新搭建、刷新自己知識體系方法——死讀書顯然是不現實,也是低效的。
那么,好消息也來了。移動互聯網也不是完全一無是處,它也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兩個極其強大的學習武器——社交和視頻。社交可以展開高效的互動和交流,所謂“談笑有鴻儒”,在一個聰明大腦的帶動下,學習的效率會成倍的提升;而視頻則是人類最喜聞樂見的信息接收方式,還是卡爾在10多年前的發現:“隨著上網時間的不斷增加,人們看電視的時間不是保持不變,就是繼續增加,不斷減少的是人們用來閱讀印刷品的時間。”相對于枯燥的閱讀,人們更愿意選擇接受視覺信息的灌輸。
所以,如果有一個場景,能夠找到對的分享嘉賓,圍繞著他們展開基于社交和音視覺的全新學習體驗,有沒有可能打造出一個碎片時代的系統學習方法呢?畢竟社會在發展,我們也不能停下腳步,總會有一些人會繼續前進。認知在迭代,學習方法也需要迭代。
今天上線的"鈦空時間"App,是鈦媒體集團花費了幾年精心打造推出的泛財經商業知識學習平臺,我們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個深度思考、高質量學習的場景,去實現這個產品的Slogan——“用認知穿越周期”。
"鈦空時間"的首個重磅推出的“鈦空講書人”,就是前面教我喝茶的郭宇寬博士,他是非功能性讀書理念的推崇者,他非常反對“干貨”一詞,在他看來,讀書不應該是干巴巴的知識點提煉,而是一個神交偉大靈魂的過程,他希望能通過共建主題書單、陪伴式講書的互動模式,打造‘寬博士書友會“的獨特會員體驗。
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著名作家查建英、中國人民大學前副校長吳曉求、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馮耕中等等知名的學者和企業家都對郭宇寬博士推崇備至,認為他是年輕一代里博聞廣識并能融會貫通的典范,他們也都成為了“寬博士書友會”的創始會員。
在未來的一年里,寬博士會在鈦空時間App上每周至少帶大家一起深度精讀一本書,還會和大家深度交流思辨式讀書心得和解讀,在互動交互中一起把知識轉化為認知,一起通過讀書鏈接卓越的靈魂。
在4月讀書月加入“寬博士書友會”,還可獲得100+知名企業家“總裁Talk”精彩現場分享的額外權益。點擊鏈接:加入寬博士書友會。
本周六,4.23世界讀書日,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還將將連線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教授,以及郭宇寬博士,探討閱讀與后疫情時代“心智轉型”。
作為“鈦空時間”和“寬博士書友會”的首次正式亮相,本次直播中,我們會收獲到企業家、經濟學者不同視角下的讀書觀和推薦書單,郭宇寬博士也會獨家首次分享他得以高效讀書的“心流閱讀法”,歡迎掃碼預約,提前鎖定精彩。
(劉湘明:鈦媒體聯合創始人,書蟲)
黑稿之王 康佳稿子發了又刪 老板還談什么新聞理想 扯什么淡
聽了幾本書的,感覺還是有些信息的擴展
看直播了,激動!兩位老師都好睿智的感覺,娟姐還是那么美
挺好,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綠茶里有維生素,但是不是維C
已下單,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上學那會就缺這么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