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互聯網
【天生世界品牌】是鈦媒體消研所關注DTC品牌出海的專欄內容。
可以肯定的是,很多新消費品牌已經成為“天生世界品牌”。DTC被稱為中國品牌出海的必經之路,大勢所趨。
去年以來,海外DTC品牌扎堆上市。今年以來,一級市場也在關注國內DTC出海品牌,并引發了融資熱潮。但與此同時,無論是To B還是 To C,中國出海企業都在面臨著流量紅利見頂、疫情影響、供應鏈與物流成本上漲等危機......種種挑戰之下,品牌需要高效應對未來復雜多變的出海形勢。
站在這個時間節點,如何把握住出海的機遇,并持續找到增長曲線,一時間成為重中之重。 DTC出海,也是這一代中國品牌具有世界眼光的具體表現。
我們感到好奇,為什么有些公司能夠在嚴峻的大形勢之下破局破圈? 而另一些故事則是企業還在困境中游走?不同的選擇造就了不同的故事,這是我們追尋一系列“品牌出海故事”的簡單初衷。鈦媒體消研所決定持續跟蹤關注DTC品牌出海進展,以精細化案例分析、創始人故事等形式形成系列內容。
同時為了幫助中國出海品牌更高效精準地獲取信息、鏈接資源與做出決策,我們提出【中國DTC,天生世界品牌】的口號,組建【DTC出海成長俱樂部】,將提供價值平臺,定期組織閉門活動,陪伴中國DTC出海品牌成長。
首期 【天生世界品牌】采訪對象為個人護理科技品牌TYMO的聯合創始人TY(倪贇濤)。
今年以來,國內美妝個護企業出海再度發力。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的出口量小幅下降,降至968356噸,同比減少3.1%。但2022年1-7月中國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出口量588401噸,同比增長11.7%。
然而,整個賽道的競爭激烈,眾多品牌在進入海外市場時,面臨著認知度低、本土化、獲客難等痛點。
TYMO是美國Target個護類唯一入駐的首個中國個護出海品牌,主打年輕女性的美發個護工具,成立于2019年。
創建伊始,TYMO就著力于對海外市場的客觀洞察和對用戶心智的探索尊重。同時,以美國設計&中國制造的聯動開發模式、優秀的資源整合能力為優勢,TYMO已銷售超過三百萬件產品,銷售額增長率達到300%。
銷售渠道上,TYMO當前已覆蓋Target,Walmart、Costco等歐美線下精品超市、連鎖商超、美妝垂直渠道,入駐東南亞屈臣氏、絲芙蘭、FamilyMart、7-11等全方位渠道,現擁有超過3000個線下銷售網點。
TYMO,有著別樣的商業故事。以電商渠道為發源地,成立三年以來,年輕的TYMO就已成功打造了多款亞馬遜全網爆款。
從直發梳系列的品類創新破局到熱風梳系列的成熟品類突圍,TYMO品牌官網常年位居Shopify平臺top 1%,在天貓平臺也占領了離子梳/電動梳/造型梳等品類榜首。其經營方法論值得當前諸多中國出海創業品牌借鑒。
從供應鏈整合起步

圖片來源:TYMO
優質的供應鏈資源整合是TYMO自創立之初的核心優勢。
聯合創始人TY(倪贇濤)告訴鈦媒體消研所,目前海外90%的電子類產品,其實都是從中國出口到海外,大部分海外電子品牌都是丟一個設計方案出來,然后通過中國企業以OEM或ODM的方式生產產品。
成立TYMO,也基于團隊核心成員此前累積的豐富供應鏈資源及經驗,熟知如何打造符合歐美群體審美的產品。
團隊背景方面,創始人Timo曾就職于萬威國際集團,任CEO和執行董事,三胞集團有限公司3C新零售產業集團助理總裁,之前在安永、華為、德國電信咨詢有限公司、西門子(中國)等世界500強企業擔任高管職位。
聯合創始人TY,曾任三胞國際采購中心執行總裁,三胞集團工業與信息高級戰略總監,安永咨詢高級戰略咨詢顧問,安盛保險內部咨詢項目經理。其CFO與海外電商運營團隊也匯聚電商+海外市場運營+產品設計經驗。
最初,TYMO面臨選擇合適的產品品類入局的問題。結合市場趨勢分析后,團隊發現美發工具類目在歐美市場每年的增速保持在5%以上,并且有明顯的本土品牌老化特征,市場空間和容量廣闊。
同時,自2015年之后,國內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線上的商業體量極速擴張,引領了大量創新和豐富的營銷玩法,從內容生產的理念、傳播的效率,和平臺算法的理解,均出現了比歐美更成熟的趨勢。
圖片來源:TYMO
所以,TYMO將市場目標瞄準海外,并在此基礎上,切入個護科技這個品類,來匹配團隊的供應鏈基礎及互聯網流量的玩法,并通過在國內整合供應鏈,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比歐美本土企業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產品突圍需要精細化洞察
從產品層面來看,目前,TYMO的核心產品是卷發棒、直發梳、吹風機等美發造型工具,并已延伸至免洗發膜、防燙噴霧、免洗干發噴霧等日化類產品。在Amazon上,TYMO的主要單品都有過萬的客戶互動評價, 產品達4.5顆星以上。
在產品的研發投入方面,TYMO開始布局核心技術及材料的應用研發包括電機、電池、新型發熱體,智能溫控與護發涂層等,同時根據實際用戶反饋的數據,創新概念并將此落地轉化。目前,品牌在智能溫控、防護涂層、急速發熱和無線以及低功耗方向,已布局全球專利31件, 其中已公開21件,在申請10件。
TYMO產品的核心差異化在于,針對用戶的痛點去做更具體的、精細化微創新。以明星產品卷發棒為例,TY向鈦媒體消研所表示,用戶在卷發過程中,會產生如何正確使用造型工具、擔心加熱類工具對頭發產生傷害、對造型持久的期望等問題和訴求點。
圖片來源:TYMO
為了解決這三大痛點,TYMO在產品研發上植入相應功能,在卷發棒中加入專利材料,使卷發棒在靜置的過程中在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在卷發加熱過程中,緩慢釋放水分子,對頭發產生保護。
針對卷發造型持久性,通常造型結束后可通過冷風來定型。TYMO團隊設計了能夠散發冷風的卷發棒,用戶可以一邊加熱造型一邊冷風定型。
紅利見頂,品牌如何打磨優質內容?

圖片來源:TYMO
出海品牌的各項成本正在明顯飆升。自疫情以來,出海企業正在面臨日益增長的物流成本。與2019年相比,今年TYMO單個產品的物流成本也已翻了十倍。同時,疫情初期海外市場的高增長,國內外企業過于樂觀,也導致去年國內生產的大量出口貨物已在海外產生了滯銷。
疫情之后,傳統歐美美妝個護品牌從線下渠道轉向線上發力的反應并沒那么快,但從2021年之后,諸多品牌和企業開始轉向線上,這也將線上的競價廣告位成本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TY表示,從2020年至今,海外市場的獲客成本已經增加三倍不止。面對成本暴增,TYMO今年調整了推廣策略:以更多維度多層級的聯動曝光,把營銷預算從簡單的流量采買,分配到品牌的優質內容生產與推廣上去。
一方面,TYMO品牌團隊與大量海外泛美業KOL、專業垂類美發類的博主合作,進行產品分享。定期與歐美專業發型師合作、測評新品,發型師能夠在量產時給予新品和爆款優化打磨意見、收集真實痛點、提供教程。本土的美發沙龍則成為品牌和產品與用戶交流、“種草”的特殊路徑。
與此同時,TYMO堅持與HEARST、CONDE NAST、 FUTURE等海外時尚媒介集團的美業編輯建立合作關系,每月進行數十篇的頂刊雜志報道,在海外市場獲得大量曝光和背書。
但在內容營銷上,對于一個中國基因的品牌來說,海外市場比國內更難做。在本土化上,無論是線上流量平臺還是雜志、電視等傳統媒體營銷,國內出海企業更容易發生文化層面的沖突。
另一個現實是,相較國內,海外主流KOL和博主對內容的要求更高。而且,對于一個好的內容評判標準,需要考慮用戶的轉化率,更重要且最難的其實是,讓用戶看到內容后能夠產生直接有效的品牌印象。尤其是當新品推出后,品牌需要通過優質內容快速搶占市場。
TYMO已和超過三千個博主有過合作。TY舉例,相較于追求高轉化率,流量新秀Tiktok平臺,更適合第一層的快速、高頻曝光傳播認知。觸及到品牌心智價值和產品能效的表達,則主要集中在Instagram和Facebook平臺。
而長視頻平臺Youtube,擔任的是深入了解產品特點、使用潛力等具像化完整的角色,促進最后一公里交易決策。與專業造型師及美業大刊的合作,則成為有效背書,來形成通順完整的決策鏈路。
TY告訴鈦媒體消研所,在TYMO推出新品后,即使后來的模仿者很多,賣的也更便宜,但是,銷量多少還是取決于,誰能高效的搶領新品類認知并持續加深印象,甚至在成熟品類中破局,創造藍海,建立差異化的印象標簽。
從網紅直發梳到個護科技品牌

圖片來源:TYMO
TY表示,從美發個護工具這一品類出發,完全可以慢慢滲透到其他個護品類中去。“當TYMO做全,做深美發工具以后,還可以再做一些毛發管理產品。”
展望未來,TYMO的野心并不想止于網紅美發梳,下一步將在美國開設品牌旗艦體驗店,接下來的核心產品布局是多價位的高速吹風機。
TY對鈦媒體消研所說,TYMO將要做的,是從“網紅直發梳品牌”到“知名個護科技品牌”的進一步升級。這也意味著,TYMO必定會向傳統品牌更具優勢的線下渠道方向持續發力。
2021年開始,TYMO的產品就開始入駐線下渠道,并在今年陸陸續續的進入海外沃爾瑪、Costo等商超。TY提到,而在此前,大多數出海新興品牌進駐歐美線下渠道,主要通過渠道方的中國本地采購團隊向渠道方買手推薦。TYMO在海外本土市場將品牌聲量做大后,大型的商超的買手開始反向找到了TYMO,主動找到TYMO品牌入駐渠道。
海外線下渠道的拓展比線上更難。TY告訴鈦媒體消研所,美發個護的海外線下渠道,一年之中只有春季和秋季這兩個進駐時機。“從前期的產品測試、修改意見、改進產品到提前備貨,系統對接,數據銷售管理,都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成功進駐一個渠道。但一旦進駐,線下渠道的經營業績往往比線上更加穩定。”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柳大方)
好偉大的作者啊 這文章水平真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