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沃科技(002564.SZ)通過收購一系列資產進行了轉型。但從此后的業績來看,天沃科技轉型并不成功。尤其是近兩年,天沃科技的業績更是接連虧損。與此同時,天沃科技也債臺高筑。在此背景下,天沃科技是否還具備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存在流動性危機?
上述疑惑,不僅受到投資者的關注,更受到交易所的“關照”。天沃科技于9月14日收到半年報問詢函,不過至今未仍未能如期答復,而是一再延期。鈦媒體APP注意到,自2016年開始,天沃科技連續8年都收到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可謂是“收函專業戶”。
中報問詢函回復再延期
公告信息顯示,天沃科技于9月14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出具的《關于對蘇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報的問詢函》(以下簡稱“《問詢函》”),要求公司就相關問題做出書面說明,并在2022年9月20日前報送說明材料并對外披露。
天沃科技發布延期回復問詢函公告,截圖自公告
然而,天沃科技并未能在深交所指定的9月20日前完成回復,主動申請延期一周于9月27日回復。不過,市場等來的不是天沃科技的回復,而是再一次延期的公告。對此,天沃科技指出,公司擬按照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要求,需進一步補充完善相關數據、資料,將于10月18前完成《問詢函》的回復。那么再一次延期后,天沃科技能否如期兌現回復承諾呢?
事實上,天沃科技自2016年開始,已經連續8年一年不落的收到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上市公司收到財報問詢函并不罕見,但連年收到年報問詢函的也不多見。值得注意的是,天沃科技在收到2020年年報問詢函時,也出現了延期回復的情形。
一知名會計事務所審計工作人員告訴鈦媒體APP,連年收到問詢函可能意味著公司的財務數據反映出來的經營狀況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公司去特別解釋說明,具體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
主營業務萎縮,深陷經營困境
財報頻頻被交易所“緊盯”背后,天沃科技正深陷業績困局。
鈦媒體APP梳理發現,天沃科技上市之初,主營業務是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工、有色金屬等領域壓力容器、非標設備的設計、制造,主要產品是各種材質及規格的換熱器、分離器、反應釜、儲罐、塔器、過濾器、蒸發器等。上市之后公司雖保持盈利,但是業績在持續走下坡路。
天沃科技近年歸屬凈利潤情況,截圖自東方財富
于是2016年,天沃科技通過三起資產并購,進入了新的賽道。公司先后完成對中機電力80%股權、張家港飛騰鋁塑板股份有限公司70%股權、無錫紅旗船廠有限公司共計60%的股權的收購,快速進入能源建設服務領域、新材料應用領域及軍工領域。不過,轉型首年,天沃科技就出現上市首度虧損的尷尬。
雖2017年扭虧,但此后利潤空間一步一步被壓縮。數據顯示,在2017-2019年期間,天沃科技歸屬凈利潤分別是2.25億元、7460萬元、4239萬元。
2020年起,天沃科技更是接連虧損。數據顯示,天沃科技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歸屬凈利潤分別是-11.6億元、-6.93億元、-1729.11萬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2.55億元、-7.63億元、-7048萬元
Wind數據顯示,上市十一載,天沃科技累計實現凈利潤-13.61億元。也就是說,這天沃科技這11年不僅沒賺到錢,甚至還把上市之前的利潤虧了出去。
鈦媒體APP注意到,自2016年完成并購后,電力工程EPC取代石化裝備成為天沃科技營收的第一大來源。不過,電力工程EPC的業務規模自2019年開始呈現收縮趨勢。據財報,2019-2021年,該項業務營收分別為73.95億元、44.51億元、39.63億元,占各期營業總收入比重分別為68.6%、57.72%、58.21%.
今年上半年,電力工程 EPC 業務營業收入 10.74 億元,同比下降 59.58%。對此,天沃科技解釋稱,系公司能源工程板塊子公司中機國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機電力”)受疫情影響,新能源工程業務建設和物流工作難以正常開展所致。詭異的是,該業務毛利率卻比上年同期增加13.63個百分點。交易所也關注到了這一問題,要求天沃科技結合項目開展情況、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說明電力工程EPC業務收入大幅下滑的具體情況,以及相關外部因素擾動情況下,電力工程業務毛利率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收入大幅下滑、毛利率大幅增加是否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合理性。
事實上,電力工程 EPC 業務的毛利率一直不穩定。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其毛利率分別為14.82%、-9.5%、15.93%。
如此糟糕業績之下,天沃科技是否具有可持續盈利能力?這不僅是投資者關心的,更是交易所關注的。在半年報問詢函中,深交所就要求天沃科技結合目前經營計劃、行業發展趨勢等,說明影響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公司為提高主業盈利能力及改善持續經營能力擬采取的具體措施,公司未來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并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債務高懸,現金流承壓
天沃科技的困境不只是業績虧損的問題,高企的債務也是一大隱患。
天沃科技IPO以來的直接融資情況,截圖自Wind金融客戶端
Wind數據顯示,除了2011年首發上市募資14.16億元外,此后的2012-2018年公司還通過公司債、定向增發、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方式6次直接融資,上市以來累計直接融資50.31億元。
直接融資的同時,天沃科技間接融資更是家常便飯,高杠桿和短貸風險高懸。Wind數據顯示,2011年至今,公司一直有短期借款,尤其2019年以來,短期借款快速疊加,到2022Q2末,短期借款高達49.89億元。與此同時,公司一年內非流動負債也不少,今年上半年,達到50.46億元。也即,2022上半年,公司短期負債高達100.35億元,而同期公司貨幣資金僅有5.87億元。明顯杯水車薪,償債壓力巨大。
天沃科技近年資產負債率情況,截圖自東方財富網
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過百億的短期負債還不足天沃科技巨額負債中的半數。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負債總額257.5億元。而公司總資產僅為279.7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2.14%。事實上,天沃科技自2016年以來,資產負債率一直巨高不下,長期位于80%以上。
天沃科技雖說屬于重資產行業,資產負債率偏高是正常的,但92.14%的負債水平和同行業的中國一重(601106,SH)73.41%、華光股份(600475,SH)的57.74%相比還是高出了不少,也比自己往年60%以下的水平高出了一大截。
債臺高筑,讓原本就不樂觀的盈利狀況雪上加霜。2019-2021年,天沃科技利息費用分別為4.90億元、5.12億元和4.87億元。
另外,公司應收賬款回收情況亦不樂觀。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各期應收賬款分別為67.93億元、62.39億元、45.22億元、43.25億元,各期應收賬款占營收的比重高達63.02%、80.9%、66..43%、191.2%。
天沃科技2019年以來多次發布子公司股權轉讓公告,截圖自Wind金融客戶端
高負債疊加回款艱難,天沃科技頻頻籌劃子公司股權轉讓事宜。2020年、2021年公司通過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分別回款4.79億元、1.54億元。但依然擋不住現金流惡化的洪流。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2022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08億元、4915萬元、-6.15億元和-9.35億元。債務問題同樣被交易所追問。在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天沃科技結合公司現金流狀況、日常經營周轉資金需求、未來大額采購及還款安排等因素,分析公司的償債能力,是否存在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違約風險。
面對巨大的償債壓力,公司有哪些措施應對?鈦媒體APP多次電聯天沃科技但始終沒有接通,只能等待更多的信息披露。(本文首發自鈦媒體APP,作者 | 夏峰琳)
Oh! no
您是否確認要刪除該條評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