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導讀】
從撰寫《一往無前》到《生生不息》出版,傳記作家范海濤用口述歷史的方式,從她近百位采訪對象的口中,近乎沉浸式穿越了金山和小米的兩個十年。作為最接近金山集團的觀察者,她是如何看待金山和雷軍的?
十年前,張旋龍和求伯君約談雷軍20余次,為的是希望雷軍能夠解救處在困局之中的金山。當時剛剛喝過“小米粥”的雷軍,猶豫再三:出手,對不起小米一起創業的同事和投資人;不出手,金山就會被賣掉。
雷軍還是出手了,他跟金山的感情太深,當時他有一個信念,就是要讓這家老公司活下去。
令范海濤更加震驚的,是雷軍在重新接手金山集團之后,沒有拿過金山集團的工資,包括2014年金山集團贈予的他的400萬股股票,他也都當成福利送給了金山的員工。“一個30多歲就完全財務自由的人,做事的出發點可能確實是跟普通人想的已經不一樣了。”范海濤評價。
【主播】
鈦媒體總編輯 蔥蔥
【嘉賓】
技術與產業組記者 秦聰慧
口述歷史傳記作家 范海濤
附上本期節目時間軸,幫你快速跳轉感興趣的部分:
02:50 其實兩本書的順序,我寫反了
04:39 金山經歷的創傷,造就了雷軍二次創業的成功
08:50 小米和金山的區別
10:00 這本書橫跨了金山的十年
13:09 金山為什么非雷軍不可?
15:14 在包產到戶這件事上,雷軍有自己的方法論
17:09 金山的改革:裝修二手房永遠比裝修一手房要難
19:00 為什么金山的轉折點在2010年
22:27 雷軍的“雷系生態”
25:00 金山是中國企業的“黃埔軍校”
26:30 金山的戰功文化:獎勵了六輛寶馬
28:24 那些離開金山的人
31:27 讓我驚訝的是,雷軍不拿金山的工資
32:43 雷軍:重寫WPS,不是純粹的商業決定
33:58 金山的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35:45 主觀性對于口述歷史的重要性
39:29 口述歷史要怎么處理“歷史”和“現在”?
【欄目介紹】
這是鈦媒體出品的一檔談話節目,每一期由鈦媒體總編輯蔥蔥對話創業者、意見領袖,聊聊文章背后的故事,帶你感受科技、商業、熱點話題背后的人情味兒。節目同步發布于:鈦媒體App、喜馬拉雅FM。
出品 | 鈦媒體App
主播 | 蔥蔥
制作 | 棉簽
【在這里找到我們】
公眾賬號:鈦媒體
收聽渠道:喜馬拉雅|鈦媒體APP
Oh! no
您是否確認要刪除該條評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