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影重重~揭秘叢林偽裝者》
張蔚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研究員
偽裝保護,這是大自然賦予多種動物的天然特性。這種渾然天成的特性,在物種演化中的形成機制,一直是人類探究的待解之謎。她,從非模式生物枯葉蛺蝶為樣本,開啟了這一探秘之旅,終將物種從宏觀、微觀雙重角度的演化之謎揭示于我們的眼前。
《鄱陽湖、人、魚、鳥的新生機》
胡斌華
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同是依湖而生,人類有2000多年的居住歷史,候鳥和魚時間更長,到底是人重要,還是鳥重要?他們是矛與盾的兩端嗎?
《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系》
羅清軍
心理咨詢師
《超越原生家庭》作者
好的感情和婚姻,仿佛成了奢侈品,“原生家庭“似乎成了阻礙親密關系的原罪。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一旦被意識到,我們就可以擺脫束縛,不被影響嗎?
《互惠共贏,自然界的啟示》
彭艷瓊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協同進化研究組任研究員
互惠共生系統中,互作的雙方均要有付出,也獲得了好處,我們人類可能希望支出低、收益高,自然界中有沒有貪心鬼呢?如果有會有獎懲嗎?
《從仰望找尋,到觀測、拍攝我們的星辰大?!?br />王俊峰
星聯CSVA聯合發起人
從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全國人民在天上找衛星,到2021年中國空間站和核心艙劃過天際,人民仰望星空,等待、觀測、拍攝自己的空間站,一個又一個的視頻不斷火上熱搜。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又是質的飛躍。
《老年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他的孤獨視而不見》
李靖慧
銀巢養老創始人兼CEO 全國青聯委員
孤獨的人比擁有健康社會關系的人過早死亡的可能性高50%,老年人的孤獨感是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她死磕“治療孤獨”這個問題,探索老年人的“后黃金20年”,從大學到創辦銀巢,七年來她為老年人提供了27萬次的服務。她說,要讓每份幸福與你有關。
《青椒計劃,人的成長是最大的公益》
苗青
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
小鷹計劃、青椒計劃負責人
現在的鄉村學校缺的不是硬件,是站得住、教的好、留得住的鄉村特崗教師。特崗教師讓鄉村的孩子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了解外邊的世界,帶著對故鄉的愛留在家鄉或走出家鄉。
《蘋果園里的中庸之道》
李立君
煙臺立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合理不分常規農業和有機農業,只要基于農業的基本邏輯,向可持續方向發展就是了。這是當下非常需要的合理農業定位,也是處世態度的中庸之道。